本报评论员栗玉晨 气候变化的极端复杂性、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对任何一次相对极端的天气过程都不能掉以轻心。现代天气预报原理告诉我们,天气预测和预警信息都来自数值模型,要求100%准确,本就不符合科学规律。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,要将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和次生灾害降到最低,就要拿出“宁可十防九空,不能失防万一”的态度来。对此,北京在应对今年夏天极端强降雨时,以确定的措施应对不确定的天气的诸多举措,就是以底线思维做足“安全冗余设计”的典型案例。 11月24日,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。受强冷空气影响,预计...